张诺仔细思考了下,特别是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小家底,然后默默地叹了口气,这点钱对于个人或者家族来说,自然是一笔庞大到足够家族延续好久的资金。
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那点钱不说杯水车薪吧,但要说能管多大用那就是扯淡了。
可总不能把大唐如今这么好的局面给停了吧,无论是地方的基建项目还是部队建设,这些东西可不是说停就停然后放七八个月半年以后就能继续的。
不说工程质量问题,光之前下了订单的各种设备、材料以及工地上大量的劳动力都是一个巨大的麻烦啊。
总不可能干到一半就跟工坊的老板说,兄弟,我这钱不够了,你那东西晚个一年半载的再给我吧,反正我这会儿也没钱结账了。
那工坊老板估计上吊的心都有了啊,稍微想想都知道,工坊虽然做生意有利润,但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是要成本的啊。
一般这种大订单,尤其是国家订单,利润是有,但主要是胜在一个量大,而利润方面绝对不会特别高。
但是工坊为了挣这个钱就得拼了命去组织资金然后去采购原材料、组织工人,可如今交货交到一半的时候,你丫说没钱了,得等等,这可不要了老命了嘛。
要知道,你可以等等,那些材料供应商可不会等等,你如果规规矩矩做生意,那什么都好说,如今的大唐遍地是机会,民风也比较淳朴,大家好商好量的肯定没问题,可你如果要拖着不给钱,那不好意思,谁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,你自己想办法去吧。
所以,如果真的因为朝廷没钱的原因导致全国各地的工程全部停工的话,那引起的可就不是一点点风波了,甚至会让近几年越发蓬勃向上的大唐整体陷入停滞乃至倒退。
这可不是开玩笑,如今的大唐看似商业蓬勃发展,可实际上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,是被激增的国内大型基建项目给拉起来的。
目前来说,国内的民众口袋里还并不丰厚,基本上还停留在有钱得存着,花点小钱没关系,但大钱绝对不能乱花这么一个情况下。
也就是国内这个目前来说全世界最大的人口聚集地,根本就没有把人口红利爆发出来。
人们自己的口袋都还瘪着呢,怎么可能真金白银的掏出来。
因此,如果李世民真把工程停下来,那就意味这一场席卷整个大唐的大萧条要开始了。
所以,张诺目前唯一的想法就是,先掏点钱给老李支撑一下,然后出去捞一把去。
毕竟归根结底,在这个没出现信用货币也就是纸币的年代,不可能出现开动印刷机就能挽救国库的情况,这会儿讲究的可是真金白银,那是得拿压箱底的银子出去填的。
而如果说到银子的话,张诺几乎条件反射一般的就想到了石见银山,别看这地方后世只是个保存得较为完好的世界文化遗产,可实际上在十六世纪的时候,整个石见银山的银产量能占到整个世界的三分之一。
就这样,还能连续开采几百年,这就能说明里面的银矿储量是多么的惊人了,所以张诺缺钱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里。
毕竟算起来的话,周遭所有国家里,只有这里才是大唐最容易到手,同时也是收获最大的。
而且,好巧不巧的,这里正好就是下一个张诺要攻略的目标,那要不要提前安排呢。
毕竟他家库房那点钱全拿给李世民也撑不了多久啊。
想到这里,张诺也不犹豫了,直接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,
“老李,这样,待会儿你先叫人把我家库房里的钱给搬到你内帑里去,这钱算我借你的,你先用着,至少能给你应应急!”
李世民闻言点点头,没啥不好意思的,他都能舍弃老脸来找他兄弟开口求助了,那还有什么忌讳的,钱肯定得直接搬走的。
而且,李世民没傻乎乎的问,为什么不把钱直接借给朝廷。
因为他知道张诺刚刚话里的意思,李世民作为皇帝,自然可以从家里的小金库里掏钱给朝廷送过去,毕竟大唐说白了其实就是他家的。
所谓国库、内帑,其实是制度约束下的一个借口罢了,说句不好听的,如果在国库里还有钱的情况下,如果李世民死活要从国库里调拨一笔钱来修个宫殿或者其他玩意儿,难道真调拨不出来?
所以,说国库、内帑实际上没区别,这句话是没说错的。
正因为这样的关系,才会出现刚刚张诺所说的那种情况,李世民可以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拿钱给国库,也可以从张诺家里搬钱回自己的小金库。
但是唯独从张诺家里搬到国库里就不行,不是说有哪条国法家规说不让这样干,而是真这样干的话,李世民的面子、朝廷的面子就没了。
毕竟大唐的国库代表的不仅仅是李世民,还代表着一个国家呢,当整个国家都没钱了,得去从一位亲王家里借钱的时候,那大唐还有什么面子?
可李世民就不一样了,他的理由非常简单,这是咱兄弟,兄弟之间手头紧了帮帮忙咋了。
而张诺的话还没说完呢,
“老李,你也知道,我这边还得养着好几个研究院呢,他们那里的开销可真的不小,而且这东西还没法停,停了以后鬼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,甚至到时候会不会恢复都不知道了!”
“所以,我这边你只能把我库房里的钱搬走七成,剩下的我要用来维持下面的研究还有正常开销!”
李世民理所当然的点点头,对于这点他已经很满意了,他当然知道张诺开销大啦,甚至这比他想象当中最好的结局都要好上一些了,他原本想着张诺只会让他搬走一半的。
结果,现在看来张诺是把未来预期收入都算进去了,用最大的力气帮他了,接下来的日子里,估计张诺这边得紧吧着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