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崇祯纪实

79不请自来的温体仁

胖子很明白,现在去三营里任职,下属军官都是与自己一起训出来的。

如果去选练营任教官,有机会再去任职时,手下军官可就都是自己的学生了。

这其中的意味,如果他还不明白,那可就白瞎了吃的这些苦头了。

看着三人谢恩,朱由检懒得多说。

收心也要适可而止,过了就是画蛇添足了。

挥手让他们自己去寻刘元彬。

三个步营营地也决定了,本身忠勇营全是新兵,加之曹文诏觉得叔侄俩把好地方都占了不合适,最后是孙应元的四卫营胜出。

今日之后,四营就会陆续搬迁,只有大汉将军营会留两千兵力守卫宫城。

搬迁之后会逐步换装,营地也会封闭。

————

三月二十二日,朱由检意外的接到一份题本。

题本是温体仁所进,题为‘论科举取士事’。

“今之守令多半出于进士。盖进士出身,仅凭三场文字取中……不能预知其人之有才无才,必然会贤愚俱进贪廉皆收。

……当今取士之法,不可不思变通之道也。”

不是很意外,以温体仁的精明,看出他的意图是很简单的事——朱由检自认玩心机的话,这些大臣个个都能算得上他的祖师。

仅仅两天后就上疏直言,这么有决断力就很难得了。

召见。

照例文华殿,温体仁行礼过后安坐不语,朱由检则打量着这个牛人。

此时温体仁已经五十多岁了,不过保养的不错,看上去也就四十多岁。

这货说起来也是阉党,任职浙江时曾经为魏忠贤立生祠。

看看温体仁没有开口的意思,朱由检只得先开口道:“朕观先生之疏颇有新意,还请先生详细为朕解惑。”

温体仁清了清嗓子,不慌不忙的道:“陛下问起,臣当知无不言。

科举之弊,其一在于选人不当,学子们寒窗苦读十几载,一朝会试,则靠着几篇文章就登堂入室成为一地主官。

他们所读无非是四书五经而已,写文章是极好的,然于经济实务上则一无所知。

更有一等人,孝悌仁义不过是纸面文章,所求唯有富贵与虚名;孝悌仁义只是他们进身之阶,在心中却是丝毫也没有的。

其二在于当今选官只重进士资格。太祖时,举人监生进士三者并取,升迁全看考成,仕途并无二致。

而今虽未明言,但监生举人仕途到一府主簿也就到顶了,上进无望的时候,自然就会拼命贪墨。

而今更有一弊,乃是乡党把持乡试,选才沦为笑柄。”

“如何解决?”

“臣以为,若能废除科考则最好,若不能则科举内容要改。

当恢复汉唐时以实务为主,监生举人亦要解除限制,给他们上升之路。

除此之外,臣以为当再行举荐之制,举主有连坐之责。

臣认为,方今在县令推官之内选拔御史之法甚为不妥。县令能转御史,则谁敢弹劾他们?

御史选任当另选别途,臣以为当从博士教授中选取,御史亦不能转任各省直部衙主官。”

“汉唐之制?请先生继续细说。”

“唐代,科举分为明法科.明经科.明算科等等十数科,分别录取所需各种人才。

更有秀才科,非知识渊博之人不可,历来敢于报名者都少之又少。

本朝八股取士,与之相比何异于天壤之别。”

“御史选拔?”

“御史选拔之弊,在于本该是受监察的人,却有资格进入监察衙门。

御史本该监察别人,却又随时有可能进入被监察衙门。

如此,哪个会认真做事?

敷衍搪塞,以后大家和和气气,岂不妙哉!”

温体仁对答如流,对此显然已经考虑许久。

厉害!

牛人就是牛人,任何时候都能顺应时宜露出头角。

无怪乎他能先与周延儒一起扳倒东林党,在隐忍数年后又一举扳倒周延儒登上首辅宝座,更是在多疑的崇祯手下干了六七年首辅,是崇祯朝任职时间最长的首辅。

历史上他吃准了崇祯这个中二不欲放权的特点,每当崇祯问计都以‘臣并无长处,唯有公心’来搪塞,这么一来崇祯反而对他愈加放心。

不过他也被东林党编排的不轻,任职其间甚至弄出了个民谣来——‘礼部重开天榜,状元探花榜眼,有些惶恐。内阁翻成妓馆,乌龟王八篾片,总是遭瘟’。

惶恐——礼部尚书黄士俊是状元,左右侍郎孔贞运、陈子壮,一个是榜眼、一个是探花。

乌龟——温体仁,他是乌程籍,归安人。

王八——王应熊,四川巴县人。

篾片——吴宗达,一贯的没有主见,秉承温体仁意见行事。

至于说民谣?

你去大街上抓几个草民让他做这么一首试试?

要知道此时可没有网络让他查。

现在看到机会,立马又跳了出来。

“陕西之事,先生如何看?”朱由检再问。

“陕西寇盗之起,在于民之饥寒交迫,民之困于饥寒交迫,夫天灾外,亦由于贪官污吏之索求无度。”

“陕西寇盗,是天灾,亦是人祸,如果一地主官能善加抚恤赈济灾民,何至于此?

臣虽未去查看过,也敢断定人祸大于天灾。”

嗯,中规中矩。

其实这之间的原因,很多人都明白,可就是没人说出来,大伙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,演戏给他看。

————

朱由检自知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目光敏锐的人,如果要动这几事,利弊一时之间也难以看清,还得仔细想想。

“先生还有什么提议吗?”这就是准备结束谈话了。

温体仁略一犹豫,片刻后就说道:“陛下可知应社否?”

“先生请讲。”

应社?

什么鬼?

他只知道大名鼎鼎的复社,还是因为复社首领张溥出了6万两银子替周延儒买首辅一事才去了解了一些。

说起张溥,绝对是个人才。

这厮别出心裁的用合资募股的方式筹资6万银子替周延儒买首辅宝座,事先还商定了周延儒上台后对各股东的回报,不去经商绝对屈才了。

这厮在崇祯元年成立复社后,一直活跃到崇祯十年死去。

这期间他为朝廷科考选人才费心操持,拉关系讲人情送银子,务必要让科考考选出合格的人才。

为了朝廷选拔大臣也操碎了心,不惜搭上自家的银子也要为朝廷分忧。

真可谓以布衣遥控朝政,风光无限!

“陛下,应社成立于天启四年,以苏州府杨彝.顾梦麟.张溥.张釆为首,张溥与张釆实际主持。”

“先生等等,这些年不是禁止私开书院讲学吗?”

明白了,应社就是复社的前身。

温体仁不以为然的一笑:“可他们没有讲学,而是以士子聚集交流学问的名义。

何况,苏州府地方主官又多有东林余孽。”

“先生继续。”明白了。

“应社成立之后,就以复兴儒学的名义广收门徒。

至如今,门下何止千百人,势力所及除江南外亦扩至江北.

每每聚会则抨击朝政议论大臣,每逢科举则在其中操纵舞弊。”

“陛下可知,张采为今科进士新任庶吉士,张溥则为国子监生,二人在京师也不安分,又组织了燕台十子盟。”

厉害,天子脚下明目张胆的拉帮结派!

朱由检虽然不在乎,可现在魏公公还没垮台呢,档禁也没取消,这就有点藐视朝廷政令了。

“陛下可知苏州‘开读之变’?”

朱由检摇头,只知道好像是太监收税被打死人了,开读之变什么鬼?

“先帝时,朝廷派人去苏州捉拿周顺昌进京。

苏州竟然聚集万人以上阻挠,并以武力袭杀缇骑。

之后又聚集500学子,公然阻挠朝廷政令,与朝廷作对。

这些事里,应社诸人大多参与。”

嗯,这个知道,名字不知道,说事就明白了。

也是牛逼了,武力对抗朝廷!

至于说民众自愿聚集?

估计这时候的人还没有后世民众的觉悟,不多说。

“先生的意思是?”

“禁结社。”温体仁言简意赅。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将军夫人为何那样
将军夫人为何那样
我为君拭擦缨枪,为君披戎装 ——(闻战)  (最开始)  柳隽卿狗将军看上我了,我要宁死不从!  周镇凌我也...  (到后来)  柳隽卿我家夫君天下第一好,天下第一帅。  周镇凌那今晚...  大小姐有情意绵绵的竹马,将军有一屋子居心叵测的姬妾。两人看似八竿子打不着边。  后来互许情衷的竹马被公主抢走,皇帝还给周柳两家赐婚,父母担心妹妹嫁过去受委屈赶紧将她推了出去。  从小骄纵跋扈的大小姐哪能
刘南南
嫁给男主聋哑哥哥[穿书]
嫁给男主聋哑哥哥[穿书]
君月月看了一本书,书中女配爱男主成痴,不惜嫁给男主的聋哑哥哥,只为了接近男主,简直丧心病狂。君月月穿成了那个丧病女配,正端着一碗汤,站在男主门口献殷勤。门开了,男主极其讽刺的看着她想害我?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干什么!君月月还没被人这么鄙视过,一急眼,把汤自己干了,转身就走!只是她没预料到,汤里……有药。第二天一早,看着浑身满是斑驳牙印的聋哑丈夫……君月月我现在说离婚,会被雷劈吗?【阅读指南】女主
三日成晶
黑化男配想独占我[快穿]
黑化男配想独占我[快穿]
小说里总有这么一个人,他拥有绝世的容颜、泼天的财富,却为了衬托主角,他兢兢业业地倒霉到底,最后还要被安排黑化,毁容、破产,燃烧自己,作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  有一天,唐棠获得了一个系统,要求她穿到书中的世界,拯救失足的男配们,引领他们走上正途,免于黑化被炮灰的命运。  系统你可以吗?  唐棠(信誓旦旦)我可以,我能行,没问题!  ……  许久后,唐棠被黑化的人紧紧按在怀里,占有欲极强的质问她你不
时星草
穿成假千金后我亲爸暴富了
穿成假千金后我亲爸暴富了
【文案一】  沈奕穿书了。  穿成真假千金文里抛弃亲生父母,作死霸凌反派,打压真千金,以致最后众叛亲离、死于非命的假千金。  穿书第一天,正值亲爸来接她回家。沈奕低头盯着父亲掉了漆的皮鞋,轻声乞求。  “爸,我愿意跟您回去过苦日子。”  当天。  亲爸家里的房子,拆迁了。  ……  所有人都以为,真假千金归位后,沈奕一定会终日郁郁寡欢、以泪洗面。  谁知新学期刚开学,他们便接二连三听到从沈奕家传
麻辣香锅加辣
清穿之贵人升职记
清穿之贵人升职记
心有执念的梅沁雪穿越到康熙后宫,将康熙后宫捅破了天。她生娃养娃,积极宫斗,费心算计为自己谋求一条晋升之路,一条生存之路。
千芳魏紫